Decoplan,Life well,Deco well !

  • 首頁
  • 居家產業好能量
  • 裝修策略新聞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居家產業好能量
    • 裝修策略新聞

    Decoplan,Life well,Deco well !

    • 首頁
    • 居家產業好能量
    • 裝修策略新聞
    • …  
      • 首頁
      • 居家產業好能量
      • 裝修策略新聞

      原顧的第一哩路,有多珍貴?有多貴?【原顧來客 VS 行銷獲客】當原顧不再是你認識的原顧。

      在過去50年的室內設計行業,「原顧」——也就是老客戶與熟人介紹的新客戶,是室內設計行業中,最穩定、也最有效率的獲客來源。原顧介紹的模式十分簡單,甚至可以說是天經地義:一位信任設計師的老客戶,遇到身邊親友有裝修需求時,會毫不猶豫地直接「牽線」,甚至主動把準客戶帶到設計師面前。於是,原顧口耳相傳的方式,成了設計師成長與生存的穩定根基。

      然而,這一切在數位時代的浪潮中,正在悄悄改變,尤其自2019年起,在台灣地區,除了疫情來襲,室內裝修業,也開始了翻天的變化。原顧不再像過去一樣主動、積極,甚至有些客戶也學會了上網「比價」、觀望與等待。

      這讓過去「第一哩路」本該簡單順暢的獲客流程,變得拉長、複雜,甚至產生了大量的落差與誤差。

      Section image

      原顧的第一哩路,有多珍貴?

      所謂的「第一哩路」,是指潛在客戶從萌生裝修念頭、開始尋找專業幫助,到實際與設計師接洽之間的關鍵距離。在原顧體系下,這條距離幾乎是不存在的——老客戶一句:「這位設計師我很推薦」,就能立即讓準客戶降低戒心,快速進入面談流程。

      這條原本從信任出發的「直通車」,等同於省去了前期溝通、說服、篩選的成本。設計師所需要做的,只是專業發揮,專注於提案、設計與成交。

      Section image


      當「原顧」突然變了,設計師面臨什麼?

      當原顧不再是原顧,或者說,當原顧也學會了「網路比價」與「延遲決策」,設計師迎來的就是一場艱苦的「冷啟動」:所有關係從0開始,所有信任必須自己爭取,所有步驟一個都不能少。

      在數位新行銷時代,室內設計師要從網路上,開發一位新客戶,至少得跨過五道門檻:

      第一步:你必須開始行銷,得到潛在客戶

      這意味著你需要有行銷投放的能力,可能是投放Facebook、Google廣告、經營粉專、合作平台、或者參加展覽,才能獲得客戶留下聯絡方式的機會。這一步不僅要錢,還要時間與企劃力。

      第二步:你必須打通電話,獲得聯絡

      獲得電話不等於能打通電話。許多潛在客戶的手機號碼未必正確、未必接聽來電,或者根本排斥陌生號碼。一通電話的成功接通率,往往低於50%,而若經營者心態不正,接通率將更低。

      第三步:你必須在客戶接通電話的3-5分鐘內,說明來意,獲得客戶信任

      假設電話接通,你只有3-5分鐘的黃金時間,說明你是誰、你能幫助什麼、為何值得信賴。這需要說話的邏輯、話術與聲音的穩定感,更需要把設計服務「翻譯」成對方聽得懂且願意聽的語言。

      第四步:你必須與客戶完成現場約訪,或約現場丈量溝通。

      若對方願意進一步認識,才能進入下一步——安排時間見面、初步丈量空間、了解需求。這一步仍可能面臨「已約未見」、時間改期、現場無法丈量等狀況,耗時又費力。

      第五步:到了約訪日,你必須確認客戶會依約到現場與你面談

      即使一切順利到了約訪日,客戶是否會準時出現?是否臨時取消?是否「無聲無息」放鳥?都是實際發生的常態情況。你準備好資料,準備好簡報,對方卻沒有出現,這種情形並不少見。

      Section image

      室內設計師進入了「守舊與進步」的衝突

      當原顧逐漸淡出,設計師不得不「學會行銷獲客」。從一位專注創意與美感的專業者,變成要懂廣告投放、懂話術、懂客戶心理學的「行銷獲客步驟」。

      這樣的轉變,無疑是沉重的——尤其是對那些資深設計師來說,他們長期依賴原顧模式,對陌生開發完全陌生。即便是年輕設計師,也面臨廣告預算、資源不足、轉換率低等現實壓力。

      而其中最痛苦的,不是努力無法成交,而是努力根本無法對話——學不會電話溝通,就無法聯絡;還沒機會說明你是誰,電話就被掛斷;還沒機會展示設計,人就已消失無蹤。

      怎麼會這樣?是客戶不需要服務嗎?

      據我們的長期研究,我們發現還是競爭所致,是你熟悉的原顧,再也不是你認知的原顧了。

      只是室內設計師還沒有認知,或是還沒有時間思考。

      Section image


      未來的設計師:走出自我催眠,面對新時代

      在這個資訊過載的時代,「原顧」已不再是室內設計業的穩定來客保證。設計師們若無法突破第一哩路,將永遠無法進入本體的較量。不要一直還是對自己催眠,已經經營10年,20年,30年,有多內行。

      也就是說:「你多厲害,沒人知道,就等於你不存在」。

      這也是為何越來越多設計公司,選擇與行銷公司合作,或成立自己的行銷部門,打造品牌形象、操作社群廣告、建立潛在名單系統、培養業務團隊,甚至加入裝修媒合平台,就是為了把失去的「第一哩路」找回來。

      品牌:是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案

      最理想的狀態,是讓客戶主動找上你。

      這就需要設計師長期經營自己的「品牌形象」、「口碑資產」、「專業內容」與「社群曝光」。

      從傳統人脈口碑時代,到網路行銷時代,信任仍是關鍵,但建立信任的方式改變了。

      原顧,不再自動送來新案源;室內設計師,必須學習從主動等待,轉為積極佈局。

      這不是選項,而是已經到來的現實。

      你準備好了嗎?

      ( ※ 裝修策略企劃部編輯,專業文章,請勿抄襲 )

      上一篇
      空間的本質,是讓人放鬆與安定|養樂多木艮軟裝&室內設計
      下一篇
      選擇木以生居,是對「生活質感」的投資
       返回網站
      Cookie的使用
     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      全部接受
      設定
      全部拒絕
      Cookie 設定
      必要的Cookies
     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      分析性Cookies
     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      偏好的Cookies
     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      儲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