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coplan,Life well,Deco well !

  • 首頁
  • 居家產業好能量
  • 裝修策略新聞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居家產業好能量
    • 裝修策略新聞

    Decoplan,Life well,Deco well !

    • 首頁
    • 居家產業好能量
    • 裝修策略新聞
    • …  
      • 首頁
      • 居家產業好能量
      • 裝修策略新聞

      一場不可逆轉的陽謀,你正在見證室內設計行業的劃時代變局。【原顧來客 VS 行銷獲客】當原顧不再是你認識的原顧。

      這是一場不可逆轉的陽謀,你正在見證室內設計行業的劃時代變局。

      曾經,室內設計師最強的武器,不是廣告,也不是行銷,而是「原顧來客」——那是一種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案源傳遞。舊客戶介紹新客戶、朋友拉著朋友來見設計師,彼此一句話就能跨過懷疑與猶豫,直接進入溝通、談案、簽約的階段。那時候,口碑是設計師的最大資產,也是最強的護城河。

      然而,如今這道護城河已經被攻破,甚至逐漸消失。你要承認,這不是偶然的變化,而是一場不可逆轉的陽謀,公開、透明、無法抗拒。因為市場規則已經被重寫,你面對的競爭,早已不是過去那個單純的世界。

      Section image

      一、輕鬆比價的時代已經形成

      網路平台、社群媒體、比價網站、討論區,甚至 LINE 社群,都讓消費者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十幾二十家設計師的報價、方案、作品集。
      一個裝修需求,現在會同時發送給多位設計師。你還沒開口介紹自己,對方手上可能已經握著五份十份不同的價目表、平面配置圖、3D 示意圖,甚至連工程單價都能一目了然。

      這意味著:

      價格差異透明化:不再有「報價神秘空間」,每一分費用都能被攤開比較。

      設計價值被壓縮:消費者用最低價標準先篩掉一批設計師,再談「風格」。

      時間成本增加:每個客戶都要跑五六次比稿,成交率大幅下降。

      這就是所謂的「內捲競爭」——市場需求沒有變多,但競爭者數量和投入成本都在上升,設計師為了搶案子只能削價、超時付出,卻換不到合理利潤。

      Section image
      Section image

      二、當原顧不再是你認識的原顧

      過去,我們熟悉的原顧客戶,是朋友介紹、親戚推薦、鄰居牽線,幾乎等同於信任背書,設計師只要做好專業、好好溝通,就能順利成交。然而,市場環境不再單純,即便是朋友介紹來的客戶,也不再像從前那樣「直接相信」。原因來自消費者心態的四大轉變。

      1. 「朋友介紹」不再等於信任保證,比價成了基本動作

      過去的原顧,基於朋友推薦的信任感,通常直接與設計師進入細節討論,少有疑慮。但如今,即便朋友口碑再好,消費者仍覺得「要比價才安心」。這不單是對朋友的不信任,而是市場教育的結果。
      網路比價平台、社群討論區、公開案例分享,讓消費者認知到裝修價格差異之大。他們害怕一不留神就多花冤枉錢,因此「先比價再決定」已成為心態標配。朋友介紹的設計師,不再是唯一選項,只是候選名單之一。這導致原顧轉單率明顯下降,設計師必須正面迎接更多比較對手。

      2. 詐騙集團橫行,信任傳遞鏈斷裂

      近年來,裝修詐騙新聞層出不窮,從假設計師收款跑路,到黑心包商收錢不完工,讓消費者神經緊繃。即便是朋友介紹,也難免擔心朋友是否被誤導、甚至被人利用。
      這種氛圍下,「信任」不再是直接傳遞的。朋友的推薦只能當作初步過濾,後續仍要靠自己調查、確認、比較、查評價,才敢真正下單。這對設計師而言,代表即使握有原顧,也不再能快速建立信任,必須投入更多時間去證明專業、提供保證、降低客戶的不安感。

      3. 資訊透明化,消費者不比價就覺得吃虧

      資訊透明是這個時代最大的變局。網路上充斥裝修報價單範例、裝潢成本分析文章、各類實際案例分享,消費者一搜就能獲得大量參考資料。這讓「比價」變成一種心理安全感,不比反而覺得自己像是待宰羔羊。
      消費者心態轉變後,朋友介紹只是一個資訊來源,而非最終答案。他們會將朋友推薦的設計師放入多方比較中,從價格、作品風格、施工品質、服務態度等角度進行評估,才能放心決策。設計師若無法在公開比較中展現獨特價值,就容易被「價低者得」取代。

      4. 「多看、多問、多談」成為消費者決策習慣

      現代消費者習慣收集資訊,透過多次溝通、多方比較來降低決策風險。他們不會輕易因朋友推薦就簽約,而是要求看更多案例、問更多細節、談更多方案。甚至一個小型裝修案,也要找三五位設計師提案,經過多輪討論才下決定。

      這種消費習慣改變,直接衝擊原顧成交率。

      朋友介紹雖然能縮短初期認識時間,但無法直接縮短成交流程。

      每一次原顧都可能變成一場「競爭演說」,需要更完整的提案、更有說服力的服務承諾,才能突破消費者的觀望與猶

      豫。

      Section image

      三、除了殺低價格和懷念原顧時期,還能做什麼?

      面對這場陽謀,你除了跟著比價、抱怨市場亂象、懷念原顧時期之外,還有沒有其他出路?答案是有的,但它需要策略、思維和行動的轉變。

      1。品牌價值超越價格比較
      如果消費者只能從價格去判斷你的價值,代表你的品牌沒有被清楚認知。你必須用專業內容、實績案例、設計故事、媒體曝光,讓自己在眾多設計師中被「記住」,而不是成為一堆報價單中的其中一張。

      2。建立專屬化服務體驗
      透明比價解決不了「體驗差異」。從接觸客戶開始,你能否提供更完整的需求分析、更具體的風格提案、更有溫度的溝通,讓客戶感受到「你不只是報價,你是唯一懂我的人」?這是許多低價競爭者做不到的。

      3。強化數位行銷能力
      在行銷獲客時代,等待原顧上門是一種消極賭博。你需要學會用數位行銷時代,客戶的對待及接洽方法,建立持續穩定的潛在客源,讓案子不再完全依賴原顧運氣。

      4。差異化專業定位
      什麼是你的專長?你能不能在某個風格、坪數類型、預算區間、工程技術上成為首選專家?消費者在透明市場中,比價的是「同質商品」,如果你能讓自己變成「非同質化選擇」,價格就不再是唯一決定因素。

      5。學會篩選客戶、保護利潤
      當內捲無法避免,你要懂得保護自己的時間與成本,學會辨別「只想殺價的客戶」,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成交機率高、認可價值的客戶身上,而不是盲目參與低價競標。

      Section image

      四、變局不可逆,但勝出可為

      這場變局是陽謀,因為它公開透明、無人能逆轉。

      資訊透明化、比價常態化、內捲競爭加劇,已經成為室內設計行業的基本現實。

      但陽謀不等於絕境。

      認清面對的現狀,放棄舊思維,重新建構「第一哩路」。

      你要從被動等待轉向主動行銷,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,從短期案子轉向長期品牌經營。

      未來,能生存下來的設計師,不是能報最低價的那一個,而是能讓客戶相信「除了你,我不想找別人」的那一個。

      這才是你面對陽謀時,唯一能勝出的作為。

      ( ※ 裝修策略企劃部編輯,專業文章,請勿抄襲 )

      上一篇
      【科幻片...】當20個室內設計師,在等待同一位原顧 ...。【原顧來客 VS 行銷獲客】當原顧不再是你認識的原顧。
      下一篇
      你需要的是「懷疑被害,暫停前進」還是「學會技能,跟上時代」? 【原顧來客 VS 行銷獲客】當原顧不再是你認識的原顧
       返回網站
      Cookie的使用
     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      全部接受
      設定
      全部拒絕
      Cookie 設定
      必要的Cookies
     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      分析性Cookies
     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      偏好的Cookies
     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      儲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