儘管 2025 年全台交屋潮來臨(全年可能達 13–14 萬戶,六都交屋佔大宗),但中彰投與桃竹苗地區的「新成屋室內設計成案數」卻出現 呈現下滑,這其中有幾個深層原因可供分析:
🔍 一、買方「資金吃緊」,選擇裸屋入住
原因說明:
房價仍高,裝潢資金被壓縮
交屋後貸款成數變少,買方手中現金有限,無力同時負擔裝潢。
裝潢經費變成「延後消費」,先入住、慢慢添購。
央行限制信用貸款,無法額外貸裝潢款
不少民眾原先打算用信貸裝潢,但受限貸限制,導致只能「裸住」。
📉 結果:即使交屋了,業主也沒有錢請設計師進行完整設計。
🔍 二、投資客退場潮,空屋多,沒有人裝潢
原因說明:
中南部過去幾年預售風氣盛,很多投資客進場。
2023~2024 房市反轉,投資客無法順利轉手或轉租,只能 放空屋 或低價出售。
拋棄交屋、違約、延遲交屋案件在這些區域較為明顯(尤其台中)。
📉 結果:這些屋主根本不打算住,也不想花錢裝潢,交屋後直接空著。
🔍 三、裝修通膨+人力缺乏,裝修報價大增
原因說明:
系統櫃、泥作、水電工種工資上漲,報價比三年前貴了 20~
30%。
民眾對報價產生抗性,延後裝潢或只做「最低限度整修」。
📉 結果:設計案減少,轉向零碎發包,室內設計師拿不到整案。
🔍 四、裝修偏好趨向「輕裝修、重家具」
原因說明:
IKEA、MUJI、淘寶家居等平價美學興起,許多年輕人傾向自己佈置。
認為與其一次花 80~150 萬元設計裝潢,不如買幾件設計傢俱慢慢搭配。
輕裝修風潮盛行,如「不做天花」、「不敲牆地」、「保留建商配品」。
📉 結果:業主不找設計師,而是自己 DIY 美化空間。
🔍 五、區域建案產品結構改變:小坪數+精裝修成主流
原因說明:
中彰投、桃竹苗預售案近年轉向「小宅產品」(20~28坪)+ 附裝修。
建商交屋時就已內附簡易裝潢(廚具、衛浴、地板、天花完成)。
買家入住後只需添家具,無需再請設計師整修。
📉 結果:傳統全案設計師接不到案,裝潢需求被建商品牌稀釋。
🔚 小結:為什麼中彰投、桃竹苗地區新成屋設計案急凍?